第四計 以逸待勞
春秋時候,齊王拜鮑叔牙為大將,出兵攻打魯國。
魯莊公因為曾經被齊國打敗過,所以一聽說齊兵攻打過來了,嚇得忙與大臣施伯商量對策。可是兩人商量半天依然想不出退敵的策略。施伯最後提議說:「我推薦一個人來見大王,或許他有辦法。」
「是誰?」魯莊公問道。
「曹劌!」施伯說:「他是個隱士,但頗具有將相之才呢!」
「好,快去請他來談談吧!」
當施伯去請曹劌時,兩人寒喧過後,施伯說明來意,曹劌就大笑說:「難道滿朝文武百官沒有一個能擔此大任嗎?還要眼巴巴的到鄉下來找我,真是笑話呀!」
到這個節骨眼施伯也只好直截了當的說道:「老實說,有人才的話我也不會來找你,如果你有法子退敵,不也一樣可以當官了嗎?」
曹劌想了一下說道:「好吧,我試試看。不過,我可不是為了當官,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啊!」
於是兩人一起來見魯莊公,當魯莊公問起退敵的策略時,曹劌卻答道:「戰爭是變化多端的,我沒有辦法馬上想出退敵的策略,如果讓我有參戰的機會,我就可以視情況而設計制勝的對策了。」莊公聽了大喜,立刻派他為參謀,隨軍出征,派往最前線的長勺。
齊國大將鮑叔牙曾經在乾時這個地方打敗過魯軍,所以出征難免就有輕敵之心了。這一天鮑叔牙又發動全面攻擊,想一舉俘虜魯莊公,大破魯軍再創戰績,因此號令一響,戰鼓齊鳴喊殺震天。魯莊公見敵方士氣如此雄壯,慌得連忙下令擂鼓出擊,但曹劌卻阻止說:「且慢,敵軍士氣正盛,我們只可守陣等待千萬急躁不得!」於是下令偃旗息鼓,誰也不准輕舉妄動,違令者處斬。
齊軍如此排山倒海般衝殺過去,卻見魯軍毫無動靜,以為另有伏兵紛紛退下,不敢輕易的攻入。過了一會兒,齊軍再次擂鼓衝鋒,魯軍依然嚴守陣式,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喧嘩聲,齊軍覺得其中必然有詐又紛紛退下。鮑叔牙見魯軍兩次都不敢出擊,得意的對部下說:「魯軍以前吃過我們的苦頭,所以我們兩次挑戰他們都不敢出擊,足以證明他們已嚇破膽了。咱們再來一次全面攻擊,看他們不抱頭鼠竄才怪呢!」鮑叔牙下達第三次的衝鋒命令,戰鼓像雷一般敲起,齊軍雖然喊殺震天,但大家都認為魯軍一定不敢出擊,所以鬥志全鬆懈下來。
曹劌聽齊軍敲起第三次戰鼓,便對魯莊公說:「是出擊的時候了!」莊公立刻下令擂鼓出擊,魯軍一聞鼓響,個個士氣高昂,摩拳擦掌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殺出去,齊軍措手不及,被殺得七零八落大敗而逃。
魯莊公見打了勝仗高興得立刻下令乘勝追擊,曹劌又加以阻止說:「等一會兒!」說完跳下車去,觀察敵軍留下的車轍馬跡,又上車遠眺逃離的齊軍,然後說:「好,可以放心的去追擊了!」魯軍奮力追殺了三十里,殺得齊軍片甲不留,擄了不少敵軍,獲得許多戰利品。
魯莊公大敗齊軍後設下慶功宴犒賞將士。席間他問曹劌:「我到現在還不明白,為什麼你要等敵軍三通鼓響後才肯出擊呢?」
曹劌笑著說:「凡是打仗全憑一股勇氣,第一次鼓響,是士氣最高昂的時候,有如猛虎下山一般,所以我避免去碰觸他們氣勢最盛的時刻;第二次鼓響,士氣就開始鬆懈下來,又碰不到對手鬥志就差了;第三次鼓響,士氣已到了疲憊的地步,鬥志失去大半,所以我乘敵人三通鼓後,再出其不意,一鼓作氣攻向他們那已疲乏的軍隊,當然會將他們打垮啦!」
魯莊公又問:「可是敵人敗退時,你又阻止我立刻追擊,等你看過地面又看看逃走的齊軍,才下令追擊,這又是什麼道理呢?」
曹劌說:「自古以來就有兵不厭詐的名訓,齊軍敗走說不定其中有詐,想誘我軍中他們的埋伏,所以我特別下車去看看他們逃走後留下的車輪痕跡及馬跡,見他們雜亂無章,證明他們是倉皇逃走,但我還是不放心,因此我再上車遠眺,只見他們一窩蜂的狼狽竄逃,連軍旗也東倒西歪的,我更確信他們是真的打敗了,後面再也沒有援軍,那時我才敢放心的下令追擊。」
魯莊公聽了翹起大拇指,讚嘆的說道:「你真是個了不起的戰略家!」
以逸待勞
出處: 《孫子·軍爭》:「以近待遠,以佚待勞,以飽待饑,此治力者也。」
典故: 逸:安閒;勞:疲勞。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,養精蓄銳,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。
來源 http://por.tw/zip369/data_09/view.php?id=11666
故事出處: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
來源 http://content.edu.tw/wiki/index.php/%E4%B8%80%E9%BC%93%E4%BD%9C%E6%B0%A3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