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

   項羽的西楚王朝建立才兩個多月,戰爭就重新爆發。遠在西方的漢王劉邦抓住機會,悄悄從漢中出發越過秦嶺,一舉攻陷項羽的首都彭城。彭城陷落的消息傳來,項羽正在齊地平定田橫之亂,立刻親率大軍向劉邦反攻,劉邦逃到滎陽,西楚兵團瞬間把滎陽團團圍住。

   漢王劉邦急忙召來張良、陳平等謀士商議對策。陳平說:「項羽的主要幹部不外范增、鍾離昧、龍沮等人,如果能設法離間他們使項羽疑心,就可以減低他的進攻力量。」劉邦認為有理,立刻派人混入楚營,散布謠言,說鍾離昧等人因功高卻得不到賞賜,想與劉邦同謀,滅掉西楚王朝分地稱王。項羽是個多疑的人,聽到這個消息信以為真,從此不與鍾離昧等人商議大事。下令加強大軍把滎陽圍的水洩不通,一連攻打了三天,見城中毫無動靜心中十分著急。

   張良等人又向劉邦獻計:「項羽攻不下城,正好可派人向他詐降,一定會答應談和,派人來談條件,到時再離間他們君臣情感,滎陽就可解圍了。」

   劉邦依著這個計策,派蕭何去楚營遊說。蕭何見了項羽,說明劉邦被封為漢王已非常滿足,願意與項羽談和,各分疆土共保富貴,割滎陽以東為楚界、以西為漢界。項羽想到劉邦勢力越來越大,韓信又善於用兵,如果繼續打下去,自己又有多少勝算?不如趁早談和再等候機會反攻。便立刻召范增私下商量,范增極力反對,認為這只是劉邦的緩兵之計。

   項羽猶豫起來了,沒有答應和談的事。蕭何知道必定是范增從中作梗,就對項羽說:「在這個緊要關頭,陛下應該自己作主,左右的話,恐怕夾帶有私人的利害關係。因為不論戰勝或戰敗,別人一樣可以不當楚官當漢官呀,但陛下您就不行了。所以現在漢王尚未勢窮力盡,而韓信的救兵很快就要到了,到時候內外夾攻,您想退也退不得,不是後悔莫及嗎?依臣之愚見,倒不如現在講和,不但漢王對您心存感謝,百姓也會頌揚陛下的仁愛呢!這些肺腑之言望陛下三思,不要被左右暗中出賣了。」項羽聽了覺得很有道理,立即答應派人入滎陽城談和。

   劉邦一聽說項羽將派人前來談和,馬上又與陳平等人秘密會商,安排計策。

   項羽不理會范增的勸諫,派虞子期為和談大使,趁機探聽漢營虛實。虞子期帶了幾名能幹的密探進入滎陽城,卻聽說劉邦昨夜醉酒未醒,於是便暫時到旅店休息,先派一位密探去探聽情報。這位密探來到漢營正巧碰到張良和陳平,兩人非常殷勤地邀請他進入營帳內,好酒好肉的招待,順便問起了范增的起居狀況又大誇范增的能幹,然後低聲問道:「范增有甚麼吩咐沒有?」這位密探忙說:「我是項王的差使,不是范大人派來的!」張良、陳平一聽假裝大吃一驚地說:「我們還以為你是范大人秘密派來的!」便立刻叫一名小兵把這位密探帶到另一個營帳內,改以淡茶淡飯招待,張良、陳平也不知轉到何處去了。

   密探回去立刻把剛才的情形向虞子期報告,虞子期把話才在心裡就整衣去見劉邦。可是劉邦正在梳洗,蕭何負責先招待虞子期,把虞子期帶到一間密室等候接見。蕭何作陪了一會兒,假託有事就出去了。虞子期獨自在密室內東瞧西望,突然發現桌子上擺有一些文件。他走過去隨手一翻,見一封首尾不寫名字的信,內容是:「項王彭城失手,帶兵遠來,已漸漸不得民心,大兵也只不過二十萬,勢力薄弱,大王切不可投降,應叫韓信回滎陽,老臣與鍾離昧等人會做內應,指日內必可破楚。黃金不敢拜領,破楚後只願受封於故國,子孫綿延百世,這是臣最大的願望!」

   虞子期大驚,知道這必是范增寫來的信,立刻將信藏在口袋裡,準備回去親自呈給項羽看。不一會兒,蕭何進來說漢王召見。虞子期晉見劉邦後,商量好和談的日期就匆匆趕回楚營。項羽看了密信後大發雷霆罵道:「這老傢伙竟敢出賣我!如讓我查出實情決不饒他!」范增知道後,極力為自己辯奏,但項羽已經聽不進去了,馬上下令貶范增回鄉。范增一走,陳平的反間計成功了,滎陽之圍也就解除了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an06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